縣外交流見學活動
農漁村青年聯盟縣外交流見學活動
為讓青年組織有機會成為在地運作的經濟體,2024年澎湖農漁村青年及產業輔導共創平台辦公室辦理3天2夜澎湖縣青年聯盟縣外交流見學活動,以「地方創生」、「青銀共創」、「循環經濟」、「小農生產」為主題,擦撞出新思維,成為持續下去的新動力,並吸引不同跨領域人才的參與和投入,創造更多可持續的經濟活動。
竹灣蚵育家有幸成為本次縣外交流見學團隊之一,這次行程不僅讓我們深入了解台灣各地的創生經驗,更激發了「竹灣蚵育家」永續發展的無限可能。此趟縣外見學我們帶回豐盛的收穫,也為「澎湖竹灣永續蚵育家行動方案」,累積下一階段的能量。
報到&出發
第一天:文化深耕與地方創生的啟發
我們從澎湖出發,第一天來到高雄的米濃聚落與叁捌地方生活。米濃聚落的成功源自企業系統化輔導,從品牌設計、人才培力到街區活化,完美結合地方文化與產業發展。而叁捌地方生活則透過歷史建築「高雄銀座」的活化,結合商業、文化與青創力量,創造嶄新的社區經濟模式。這兩個案例讓我們思考如何將蚵育產業與地方文化緊密結合,吸引更多青年投入家鄉建設。
🚐第一站 高雄美濃米濃聚落
米濃聚落 MI NUNG VILLAGE
米濃聚落(MI NUNG Village)自高雄美濃起步,透過系統化梳理、企劃設計與跨鄉鎮合作,致力於地方創生。聚落以城鄉人才培力、青年創業媒合、品牌設計、街區活化為核心,推動青年共學駐村、展覽及文化扎根計畫,創造農村生活美學,打造高雄城鄉創生平台。
米濃聚落以「菸仕物所」為基地,米濃聚落結合文創、餐飲及手作體驗,將歷史空間轉化為創意社群。其活動如美濃水圳漫旅藝術節,匯聚國內外品牌,展現美濃的自然與人文魅力,推動當地經濟與文化可持續發展。
🚐第二站 高雄鹽埕銀座聚場
叁捌地方生活
叁捌地方生活專注於高雄鹽埕區的地方創生與文化活化。透過導覽、出版、活動策劃及市場經營等方式,將鹽埕的歷史與人文魅力呈現於現代視角。
叁捌地方生活於2020年推出的最新空間,位於高雄第一個百貨商場「高雄銀座」,這座商場始建於1936年,曾是流行奢侈品與時髦娛樂的象徵。隨著80年代市中心轉移,銀座逐漸沒落。
『叁捌地方生活』希望以這個住宿為主的複合式空間,開啟一個新可能,重新為這座商場注入生命力,融合過去與現代,讓這座老商場的過去不被遺忘,讓鹽埕的美好被更多人看見。
鹽埕導覽-倚著港口而生的老商城
從鹽埕區的深入導覽出發,連結整個港區及大高雄的旅行體驗,探索高雄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透過深入體驗走進社區的在地故事,用各種提案帶大家認識這個因港而生的城市。
港都認識王帶領大家探索高雄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發現各種新鮮事,以及新舊文化交熾的火花;透過深入體驗了解歷史文化的演變,看見社區大小事及精彩的職人老店。
第二天:農業文化與社會責任的實踐
第二天來到台南的無米樂社區與蓮心園庇護農藝工場,更讓我們體悟到農業與社福結合的無限可能。無米樂社區藉由農村紀錄片推廣在地農耕文化,強調人與土地的共生關係。而蓮心園透過庇護農場,讓身心障礙者在農業工作中找到自信與歸屬感,這樣的社會責任實踐令人深受感動。這些經驗啟發我們思考,如何將竹灣蚵育家的養殖模式,轉化為一種具社會價值的教育平台。
🚐第三站 台南後壁無米樂社區
台南市後壁區後廍社區發展協會
無米樂社區位於臺南市後壁區,由後廍、菁寮、墨林、三里四個村落組成。後廍社區得名於明末崇禎年間,因福建省同安縣移民拓荒、種植甘蔗設立糖廍而來。隨著農業逐漸凋零,年輕人口外移,社區人口多為老年人,但仍保留純樸的農村色彩。
2005年《無米樂》紀錄片的播出,喚醒了社會對老農民與農業價值的重視。如今,社區結合傳統技藝如茄芷袋工藝,發展創新農業與觀光價值,為凋零的產業注入新生命,成為農村轉型的典範,展現農村再生的可能性。
🚐第四站 台南新營蓮心園
蓮心園庇護農藝工場
蓮心園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由張田黨董事長創立,秉持初心,致力於關懷身心障礙者及偏鄉弱勢族群。因目睹獨居長者與身心障礙者的困境,他於2014年在台南市勞工局輔導下成立蓮心園庇護農場,為「憨慢孩子」提供就業與生活支持。
從最初的自耕自給到成為療癒之地,農場的「憨慢孩子」逐漸從不靈活到熟練,不僅技能提升,性格也變得開朗,農場充滿爽朗笑聲。他們親手種植的蔬菜越發甜美,展現自立與融入社會的能力,為身心障礙者開啟新的人生篇章。
第三天:循環經濟與產業創新的結合
最後一天,我們前往雲林的古坑華南社區與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華南社區憑藉豐富的農作資源,透過校園與農業生態結合,將地方產業和生態關懷發展為校內特色課程,讓學生與社區產生實際的互動連結、強化地方共感,漸漸擴展至整個社區,成功打造社區經濟。而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則是循環經濟的最佳示範,以全魚應用的創新模式,帶動水產加工及觀光產業。這讓我們更加確信,竹灣蚵育家未來可在蚵殼再利用與文化創意產品開發上,實現循環經濟的願景。
🚐第五站 雲林古坑華南社區
古坑華南社區
雲林縣古坑華南社區擁有豐富的農作資源,主要栽種龍眼、柑橘、柳丁、愛玉、葡萄柚及文心蘭等作物。竹林資源也相當豐富,分為麻竹、桂竹、長枝竹和刺竹等多個品種,居民多以務農為生。而古坑華南國小積極將地方產業和生態關懷發展為校內特色課程,讓學生與社區產生實際的互動連結、強化地方共感,漸漸擴展至整個社區。
近年來,華南社區以「社區創生」為目標,結合農業、文化與青年返鄉,推動地方發展,並在2024年雲林縣社區PK賽中獲得社區創生組金牌,展現其蓬勃生命力。此外,「倒孔山207會客室」讓村落環境更具美感,成為居民交流和傳承知識的場域。
🚐最終站 雲林口湖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
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位於雲林縣口湖鄉,是全台首家以「台灣鯛」為主題的觀光工廠,成立於2015年,由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打造。
園區透過互動展示和趣味雕魚公仔,介紹台灣鯛從生態演進、養殖技術到加工應用的完整產業鏈,並強調全魚應用的永續理念。遊客可體驗水產特色料理,如台灣鯛魚湯、魚鬆等,了解這種國寶魚的多元價值。園區還銷售魚鱗膠原蛋白、魚皮製品等創新商品,並提供導覽服務與親子體驗活動,讓生態教育與美食文化深度結合,成為推廣地方特色與永續漁業的重要平台。
這次見學之旅充滿收穫,讓我們看見地方創生的多元面向與實踐可能。竹灣蚵育家深感榮幸能與這些團隊交流,並期待將所學應用於竹灣蚵育家的永續行動方案,為澎湖的農漁村注入新的動能。感謝澎湖農漁局與澎湖農漁村青年及產業輔導共創平台辦公室的支持,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永續理念在地方扎根。